倒退一年,于东来绝对不会想到:习惯了做生意不能耽误玩,一年应该有固定的时间去“亲近自然”、放浪形骸的自己和胖东来会火成这个样子。胖东来成了零售业同行的朝圣之地,他自己被推上神坛,接受采访多次反复谈及其“大爱”等抽象价值。像极了一位人生导师而不仅是零售业老板。
而胖东来的火,其实离不开另外一家零售行业巨头的带头膜拜,那就是永辉超市。没有永辉超市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的按照胖东来模式调改,胖东来的模式也不会真正在行业内产生涟漪效应。
但是,近一年来所有关注研究胖东来的文章,都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:难道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氏兄弟,是今天才知道胖东来吗?
如果说,河南之外的广大消费者,是通过网络、社交媒体知道了胖东来的大名。但是永辉这样的零售业老兵,不可能不知道胖东来。
倒退7、8年前,应该是于东来最开心的时光,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,也不用去应对外界的过多关注。而那时候的永辉,不会想到学习胖东来。因为,永辉的眼睛在看向另一个地方。
2016年底,马云提出了新零售,而张勇找到侯毅,做出了盒马鲜生。
2017年的盒马,正如今天的胖东来。其实今天的胖东来有多么热闹,当年的盒马就有多热闹,今天的于东来有多风光,当年的侯毅就有多风光。历史总是相似的。
但是,到了2024年,再回看当年,零售电商行业已经走上了“否定之否定”之路。
侯毅先生已经离开盒马,去做宠物新零售,当年盒马鲜生所有的衍生服务中,给宠物洗澡应该是最不起眼的一项,没想到现在成了侯毅先生的寄托。
而永辉似乎终于对“互联网”彻底去魅了。此前永辉曾经多次和外界寻求跨境结盟,比如与腾讯智慧零售合作,如今也已是前尘往事。永辉不再去谋求在线上零售市场虎口拔牙,而是180度大转弯,开始学习比自己规模小得多的胖东来。而这件事的最直接结果,是吸引了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。而阿里自己电商的大本营淘宝天猫,则迎来了蒋凡的回归。
11月21日,阿里巴巴集团进行重大业务调整,CEO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宣布: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,全面整合淘天集团、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、闲鱼等电商业务,任命蒋凡担任CEO,向吴泳铭汇报。
如果非要用一个词,解释2024年零售电商行业发生的一切,我们会选择“大换手”,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换手,换手即换脑,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都在否定过去的自我,开始新的探索。
永辉的折返跑
为了更好的谈论2024年,让我们回到2017年,行业内认为是新零售元年。其实那个时候,当时的胖东来和今天的胖东来,没有本质变。所以还是回到那个问题,同一个胖东来,为什么当年没人看,今天一窝蜂的膜拜。虽然大家都知道,它做的很好。
重要的原因,是胖东来没有走出河南。至少胖东来自己,都没有证明它的规模化复制能力。无论是不是不屑于此。而品牌对于零售连锁行业,面对中国大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,做出全国大连锁,并不算是过份的野心。
永辉不学胖东来的大逻辑,是可以理解的。那时候永辉已经完成在全国大市场的布局。而线上电商与实体零售的对立,明里暗里仍旧剑拔弩张。不信,可以去翻新闻看看当年王健林与马云先生的小目标赌局。
在这个时候,实体零售更多的战略方向是向线上发展,而马云自然看得也很清楚,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最核心的竞争力,就是打破门店的物理界限,将O2O升级为全渠道零售。楚河汉界,开始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其实无论永辉这样的线下零售业态,还是阿里这样的电商巨头,都希望能够继续维持业务的增长势头。在增长的方式上,开疆拓土肯定是必选项。所以阿里借盒马鲜生线下圈地,永辉借助腾讯智慧零售上攻,都是顺理成章。
除了规模的绝对增长,还有一种方式,即所谓店型的创新。侯毅在2024年离开盒马后,业内对于侯毅的态度从过去的尊敬开始转为调侃,比如说侯毅把市面上能做的业态都试了一遍,前后大约做了11种。其实放在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话语体系中,这种做法很正常。而且很多人忽略的是,永辉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。
最近有一条不起眼的新闻,永辉旗下的新零售超市超级物种正在筹备新店,预计将于2025年元旦期间正式开业。超级物种作为永辉推出的新零售业态,采用“高端超市+生鲜餐饮+O2O”的经营模式,是当时应对盒马鲜生最主力的业态之一。然而,在2021年前后,开始进入闭店潮。事实上,除了永辉超级物种,永辉还尝试过永辉生活,类似钱大妈+便利店模式,高峰期曾经有数百家门店。至今永辉的APP仍旧叫永辉生活APP。
所以,如果新零售元年是2017年,那么2024年注定是落幕之年。哪怕局中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2024年初,侯毅还在雄心勃勃的推广其折扣计划。几个月后,侯毅离任,临走前自己在盒马鲜生总部拍了张照片留念。
曾经的对手,不约而同的换了战场。阿里提出以AI+电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。而永辉也不再执念于做“手机中的永辉”。
战场不同,对手不同,前线统帅自然也会有所不同。所以“大换手”在所难免。阿里“换手”的关键定调之举,是蒋凡回归淘宝天猫。
永辉这边,近年来前线主帅的调动更为频繁,从最开始老永辉人李国担纲;到请来京东背景的李松峰,做数字化转型;再到全面学习胖东来,而最近代表永辉向外发声的,是年轻的副总裁王守诚。
对于永辉来说,胖东来就是一个超级杠杆。借助这个杠杆,永辉不仅改变了战场,最终还换来了强大的外援——名创优品的叶国富。叶国富也直言,他投资永辉,是因为胖东来。
永辉这一次战略方向大掉头,真的想明白了吗?叶国富真的看明白了吗?
表面上看,永辉的问题在于,是永辉空有规模。在于东来看来,永辉很多门店都是亏损的,没有意义。但是问题的真正要害,并不是追求规模错了。跑的太快和要不要做大规模,其实是两个问题。永辉的问题在于跑的太快,规模本身不是原罪。问题是规模没有换来供应链的控制力,以及整个商品流通大生态的健康。
世界上任何一个零售巨头,无论沃尔玛还是目前在国内发展如鱼得水的山姆;亦或是日本的7-11便利店;堂吉诃德;亦或是泛餐饮类的星巴克、麦当劳;包括名创优品自己,都有着与其行业地位相符的门店规模和异地复制能力。看看名创优品自己有多少门店就知道了。
中国超市零售业的供应链,过去走向了两个极端,一方面是由于各种灰色地带的存在,使得关乎民生的超市卖场,更多成为品牌商争夺货架的战场,而不是超市品牌本身争夺消费者的战场。在这个战场,KA大品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。另一方面,则是超市行业对于众多中小供应链,又有着很强的甲方思维,穷尽压榨之举,双方成为零和博弈,而不是共同为消费者谋福利。
作为零售商,可以是供应链游戏规则的制定者,真正让自己成为一个形成用户心智的零售品牌(请参考钛媒体文章《胖东来救不了中国超市零售业》),这一点也是胖东来的精髓所在。在胖东来的卖场,无论哪个中外一线大牌,没有任何品牌的心智在这里能够盖过胖东来自身。
胖东来一直在河南,客观的说,这本来也是中国零售业的另一种生存方式,区域为王,以守为攻。“胖东来是中国零售业的唯一出路”,这句话把胖东来置于神坛,也把胖东来放在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对立面,放大了中国零售业的不足,而忽视了中国零售业的真正中坚力量。事实上,区域零售诸侯,一直是中国零售业的另一极。胖东来不过是其中一个。
你问问山东的消费者,他们更习惯家家悦;四川的消费者离不开红旗连锁;河北的消费者眼中,信誉楼就是他们的胖东来;而在东北,比优特近年来迅速崛起;湖北的雅斯超市,在2023年也曾经吸引很多同行前去学习。正是因为有这些同样优秀的零售企业,那些地方的消费者,过去20年才能在没有见过胖东来的情况下,也能吃饭做菜,正常生活。
上述地方诸侯,纯论业务能力(主要指超市业务——笔者注),与胖东来不过是伯仲之间。只不过以上地方五强,不是网红而已,何况这里面还有两家上市公司。
从这一点来说,胖东来不出河南,是对自己的保护。曾有分析人士指出,区域为王的模式本来就是易守难攻。要求地方诸侯一定要走出去证明自己,是强人所难。但是完全反过来,也是照猫画虎。胖东来从偏安一隅成为行业的大势,这是胖东来的成功,但是换手后的永辉+名创优品是否能真正脱胎换骨,还需要更长的行业周期来论证。
阿里电商:回归平台与技术驱动
从体量上看,永辉和阿里不可同日而语,后者的业务也远比前者复杂的多。但是如果仅仅就电商业务而论,其实阿里的“换手”与永辉有关联之处。
蔡崇信的一段话,在过去一年曾经被广为引用。 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回答“出售非核心资产”相关问题时表示,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,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,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。同时,他也称,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,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。
确实可以说,这段话决定了上百亿资产的走向,和很多人的命运。在趋势面前,个人的荣辱不值一提。
就在不久前,阿里巴巴以74亿元的价格将银泰百货出售给了雅戈尔创始人李如成。外界唏嘘不已,因为侯毅虽然离职,但是盒马目前还在阿里旗下,而银泰百货是真正第一个被出售的“实体零售业务”。这对于一直积极进行数字化探索的银泰百货,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打击。
客观的说,无论阿里直接操盘的盒马鲜生(侯毅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),还是间接控制的银泰百货,都在各自领域不遗余力的尝试着互联网技术与线下场景的结合。
而且这两家公司,都是选择了实体零售业最难的部分去攻坚,一个是生鲜电商,一个是百货服饰。
盒马在生鲜电商领域的最大贡献,一是全渠道零售,一是进行了零售场景化的尝试,这些改革对于行业的都有大贡献和启发。2024年另一个现象级的趋势,是即时零售大爆发,这与盒马的探索不无关系。因为饿了么和美团终于看明白了,除了生鲜,其他品类做即时零售都挺容易上手的,只要放弃对时效的执念。比如宠物、美妆、文教用品等,都可以从单品类突破。某种意义上,盒马是即时零售行业的扫雷者。
银泰百货对于行业的贡献,在于对于人货场三要素中的“人”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双向数字化,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数字化,一方面是导购的数字化。除了山姆会员店模式,实体零售大多不具备真正的会员数字化运营和管理能力。这一点从最近胖东来对大额代购的回应方式都可以看出来。出于“真诚”的初心,胖东来过去对于大额代购并没有过多的提防,过去也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的会员体系。
而2024年越来越受欢迎的会员店模式,就是让会员反复进行大批量购买,本身就具有批零合一的属性。
总之,尽管有以上贡献,但是盒马鲜生和银泰的命运,从蔡崇信讲话时候起就已经注定了。盖因阿里对于银泰与盒马的要求不同,阿里希望的是,这两个标杆企业,能够真正影响行业,而不仅仅是独善其身。
从这个维度说,阿里的寄予厚望,对于银泰和盒马这样有门店重资产的实体零售业务,有些勉为其难,因为线下实体业务很复制线上的平台效应。
阿里过去这些年对于比重更大的线下市场,一直希望能够找到突破口,复制其线上的平台模式。但是事实证明,线下可能压根不存在能够类比互联网模式的线上“平台”,介入太浅,激不起浪花,介入太深,则总有平台下场的嫌疑,平台理应是交警,制定规则指挥交通,而不必亲自开车。
还有一点,就是从电商的逻辑看,消费者的差异更多来自于人群的差异,而不是品类的差异。即消费人群的特征和消费能力,决定了其线上的消费行为。但是当下的实体零售本质上还是品类驱动逻辑,这也导致线下零售无论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,都无法穷尽某一类消费人群的消费力,进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彻底的数字化。但是线下零售,天然是可以靠场景来弥补其数字化能力不足的。
对于阿里而言,盒马和银泰其实在品类上也有很强的参照意义,一个主做了线上很难做的生鲜品类,一个覆盖了线上最强的服装品类。而快消品的大本营则留给了淘宝天猫,由此获得的经验教训,千金难买。所谓阿里出售银泰血亏,完全是仅看数字不看商业逻辑的结果。
所以对于阿里而言,同样在寻求增长的压力下,如果认为过去放弃自己擅长的平台身份下场介入太深是错误的,那么自然需要矫枉过正。在这个背景下,再来看“AI+电商”的提法,更多是突出阿里的平台身份和技术手段。
俗话说,换手如换刀。2024年线上线下巨头的“大换手”是时代使然,也是自身命运使然。就像星巴克中国都有可能在未来易主,2024年的换手故事,或许在2025年会有更加戏剧性的故事发生。
而一切的一切,在于今天消费者已经不同以往,他们见识广泛、需求多样,物质极大丰富好像什么都有,有时候又好像已经走在第四消费时代。她们消费时而冲动时而理性谨慎,网上种草与线下的场景刺激已经同等重要。在这种情况下,所谓渠道或者通路,所承担的功能早就不同以往,“多快好省”四个字已经不能完全概括零售渠道的精髓所在,因此,变局大幕刚刚拉开。期待2025年的零售电商市场,继续城头变幻大王旗。(房煜)
领取最新网赚项目,免费带项目 添加 微信:sjzqb999 备注:项目!